分层模型与协议、参考模型

协议的定义

协议:简单的说就是规则,协议创建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沟通的方所创建的。打个比方,我这边使用python写了一部分接口,别人如果要调用我的接口应该怎么办呢?如果我不和他说,那他就基本不可能知道我接口的构成。但是我写了接口文档之后,他就知道去如何调用我的接口了,协议的本质其实和接口文档也是类似的。他本质就是不同计算机之间沟通的桥梁。

协议模型与参考模型

首先说结论,协议模型的本质是为了让人们使用更好的使用协议,而参考模型则是基于协议模型发展而来的。因此可以这么说协议模型,就是现实中实现某种协议而现实存在的,便于人们理解的。参考模型则不同,参考模型是为了让人们去理解网络的功能与过程去实现的。

打个比方:TCP/IP协议模型就详细的描述了每个部分实现的功能,是一种事实上的标准

参考模型:osi7层模型,他并没有详细的解释每一层中的某个协议具体的功能,而是大概的解释了网络的传输功能,并依据功能对此进行分类

osi7层模型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.osi7层模型是在1979年ISO公布的系统互连参考模型,他提供了关于网络通信过程的简要描述
2.osi是一种分层的体系结构,共有7层
应表会传网数物
应用层:为终端用户提供应用程序服务
表示层:为应用提供数据的表示形式。例如表示层告诉应用层哪里有加密或者是否为一张图片
会话层:用户之间管理会话
传输层:定义数据段并编号,传送数据,并在目的地重组数据
网络层:为能通过在其他网络的中间设备进行端到端的发送建立编址包
数据链路层:为在局域网上主机到主机或广域网的设备间的发送建立和编址帧
物理层:传输数据
3.每一层中都存在着一部分的实体,也就是具体的功能
4.每一层的沟通方式使用的是SAP,也就是接口组成,上下层不需要知道其实现的细节